【药理作用】 本品为竞争性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,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,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,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,减少水钠潴留。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。对
心力衰竭患者,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,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1 与利尿药同用使
降压作用增强,但应避免引起严重低血压,故原用利尿药者宜停药或减量。
本品开始用小剂量,逐渐调整剂量。
2 与
其他扩血管药同用可能致低血压,如拟合用,应从小剂量开始。
3 与潴钾药物如螺内酯、氨苯碟啶、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钾过高。
4 与内源性
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
吲哚美辛同用,将使本品降压作用减弱。
5 与其他
降压药合用,降压作用加强;与影响交感
神经活性的药物(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能神经阻滞剂)以及β阻滞剂合用都会引起降压作用加强,应予警惕。
6 与锂剂联合,可能使血清锂水平升高而出现毒性。
【不良反应】1 较常见的有:
(1)皮疹,可能伴有
瘙痒和
发热,常发生于
治疗4周内,呈斑丘疹或
荨麻疹,减量、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,7%—10%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。
(2)心悸,心动过速,胸痛。
(3)
咳嗽。
(4)味觉迟钝。
2 较少见的有:
(1)
蛋白尿,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,其中1/4出现肾病综合症,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,疗程不受影响。
(2)眩晕、
头痛、昏厥。由低血压引起,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。
(3)血管性水肿,见于面部及四肢,也可引起舌、声门或喉血管性水肿,应子警惕。
(4)心率快而不齐。
(5)面部潮红或苍白。
3 少见的有: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,有发热、寒战,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,治疗开始后3—12周出现,以10—30天最显著,停药后持续2周。伴有肾衰者应加强警惕,同服别嘌呤醇可增加此种危险。
【禁忌症】 对本品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
过敏者禁用。